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如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如何打通堵点、攻克难点,实现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精神、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交通是发展现代化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重要支撑。可以说,一个国家有多么强劲的交通体系,就有多么强劲的“经济引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与2019年9月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共同描绘出我国交通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与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两步走”战略相对应,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更加具体的目标任务,需要以更大的决心与魄力,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去推动实现。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这一变局中蕴含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把握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大趋势,以新思路、大战略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能实现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中国经济如此,交通行业如此,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关键基础设施的铁路更是如此。未来国家铁路网将由7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和13万公里的普速铁路组成,我国将形成以‘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为骨架的高速铁路网,以若干条纵横普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的普速铁路网。需要铁路部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将目标任务和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中国经济如大海,十四亿中国人的巨大市场和对美好生活的巨大需求,使得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宽广的发展空间,这是确保交通基础行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支撑。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创造新的更大的机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这一规划无疑进一步释放了未来交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透过交通发展聆听社会前行脚步声,每一个“音符”都值得骄傲和自豪。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风一般”的速度让中国流动的越来越快。从齐齐哈尔到东方夏威夷,从黄浦江畔到滇池美景,从大城市到城乡之间,奔跑在高铁线上的动车越来越多。流动的列车、流动的人群构成了流动的中国最感人的画面,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架起的中国桥、铺设的中国路、驶动的中国车、建造的中国港、搭建的中国网……不断提速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助力流动的中国一路畅行、步履铿锵,穿越时空的立体交通网折射出了大国崛起的铿锵步伐与自信,奋进的中国在流动中迸发新的活力。
人享其行、物优其流。中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可以想见,随着我国发展的进一步加快,交通版图的进一步扩大,交通行业必将以全新速度驶向未来,迎来更大发展,助力中国这艘巨轮在伟大复兴征途上谱写新华章,造福全世界。(文/李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