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别山腹地湖北麻城开往河南淮滨的公益性慢火车于1996年京九铁路开通时开行,至今已经25年。这趟慢火车全程175公里,只有3节车厢,全程时间2小时42分钟。火车最高票价11.5元,最低票价1元,25年来一直没有涨价。(5月27日 新华网)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在全国坚持开行的81对山区“慢火车”,以平均30公里的速度穿行在偏远山区,载着沿线贫困群众的美好期盼前行。如今,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起了高铁。不过,山区“慢火车”,却依旧坚守在偏远山区,保障了偏远地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出行需求,也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提供了重要支撑。
山区“慢火车”彰显党的惠民政策务实贴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与高铁迅猛发展相比,山区“慢火车”在当今时代似乎“落伍”了。不过,如果把一日千里高铁比作人体的“大动脉”,那么平均时速仅三四十公里的山区“慢火车”就是深入末梢的“毛细血管”。山区“慢火车”成为了偏远老百姓的出行首选,极大提升了沿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更充分展示出了党的惠民政策的务实贴心。
山区“慢火车”饱含铁路部门深厚为民情怀。迈向下个百年奋斗目标,“慢火车”必定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数据显示,“慢火车”在全国共有81对,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途经35个少数民族地区,每公里票价不到6分钱。对于偏远山区而言,不涨价、不停开的山区“慢火车”,速度虽然不快,却照顾到了沿线百姓的实际需求,用相对低廉的成本帮助他们解决了出行和运货的问题。简单却温暖的出行体验,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对“慢火车”充满了依赖,这正是铁路坚持开行慢火车的初心与使命。
山区“慢火车”奏响乡村振兴的最强音。乡村振兴关系着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要大力发挥好“慢火车”的支撑作用,让他们架起老百姓心中的“连心桥”,引领他们想着美好的未来出发。将沿线数百个村镇如同串珍珠一样连在一起,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安全便捷,“慢火车”极大促进了乡村之间的产业发展,为全国一盘棋的促进乡村发展注入了动力,也为沿线百姓同全国人民一起奋斗、共同圆梦提供了重要支撑。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一趟趟山区“慢火车”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最强音。葆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气神,坚持迎难而上,“慢火车”既是一种担当,也是一种情怀,激励我们为了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奋斗。(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