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

首页

资讯中心

快递网点

地名查询

快递电话

快递问答

快递百科

  • 快播 韩剧电影综艺 视频连续剧短剧 动漫
  • 山东莱芜莱城区大王庄镇孤山村

    更新时间:2022-04-27

    山东莱芜莱城区大王庄镇孤山村介绍,内容包括孤山村历史沿革、城市发展、行政代码、长途区号等信息。
    地名:孤山村 隶属:大王庄镇
    行政代码:371202107 代码前6位:371202
    长途区号:0634 邮政编码:271100
    车牌号码:鲁S 行政级别:村
      孤山村隶属莱城区大王庄镇,位于莱城西北25公里处,枣(园)徐(州)公路西侧,是镇政府驻地。东邻大王庄,南邻寨里镇的枯河村,西邻东卜崮村,北接虎口崖村。全村1269亩耕地,417户,1543口人。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王石保•孤山”。据《魏氏谱》记载:明朝初年,魏姓由口镇迁此建村,因地址在上崮河、王庄河之间,村北有孤山,曾名“二龙山”。李姓迁入后在村东打水井一眼,并立石碑一座,记述村名的来历和打井的原因(此碑已下落不明)。为求太平,曾改名“太平庄”,后易名孤山。后来,张姓从前张街,苏姓从渔池,王姓从涝坡、寨里,孟姓从方下,孙姓从枯河陆续迁此。1965年修华山水库,张化洁、张化芳等9户从上造甲村迁来。再后,刘纪新从照咀,杨玉传从岔峪,马希祥从华山,苏汉绪从石屋子村先后迁来。现在村0有张、王、苏、高、魏、孟、刘、马、李、石、朱、杨等13姓,张、王、苏、高四姓人较多。
        孤山村从民国初期至1955年属香山区、十三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隶属大王庄人民公;人民公社撤销后隶属大王庄办事处、大王庄镇。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孤山人英勇投身革命斗争,仅抗日战争时期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就有3名。解放后参加工作的市、县级干部3人。
        土改前,张福田、张大田为南北二院大财主,财富雄冠莱芜西北乡,是大河北岸笫一家土财主。其他人则生活清贫,艰难度日。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社,1957年进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公社党政机关迁到这里,从此便成为全公社(镇、办事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59年大王庄公社党政机关由大王庄村迁来后,建成南接大(王庄)宅(宅科)公路的南北大街一条。1982年建起3层办公楼59间。从1983年开始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搬迁64户。1987年把大宅公路孤山段扩展为长1000米、宽30米的东西大街,路中心设绿化带,路边安装双悬臂路灯30盏,路两边全部盖起了二层楼房。家电、维修、百货、农机、饭店、宾馆等一应俱全。截至2001年,有35户在此经商,交易活跃,秩序井然。路中端北侧建有香山影剧院。丁字路口以东建有医院,以西建有2层供销社百货楼。1987年东西大街南侧设农贸市场一处,建平房320平方米,修水泥货台1320平方米。后将大王庄集迁于此街,逢二、七为集日(1991年大王庄集迁于大王庄前张街至今)。
        孤山村原先生产条件很差,很多土地高低不平。勤劳朴实的孤山人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改土整水不放松。从1965年开始到2001年,先后整平土地714亩,打深井8眼,石砌灌溉渠400米,不仅使全村土地都变成了平坦的水浇田,而且在1996年成为全镇第一个吃上自来水的村。1996年被莱城区评为“三辣专业村”,1998年又被莱城区评为“生姜专业村”,2001年被莱芜市评为“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
        富裕了的孤山人大踏步迈向现代文明。1963年村里安上第一部电话;1973年开始用电照明;1977年第一台“牡丹牌”19寸黑白电视机搬进了村;1978年购进第一台拖拉机;1999年安装了闭路电视;现在,家家都有了彩色或黑白电视机,户户安装了程控电话,50%的户购买了拖拉机、农用三轮车或四轮农用汽车。
        孤山村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97年被莱城区评为“安全文明村”;1999年被莱城区评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2001年又被评为莱城区“人口普查先进村”和莱芜市“交通安全村”。截止2001年,共荣获市、区两级各类荣誉称号10次。在成绩面前,孤山人没有沾沾自喜,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他们正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地向更加富裕美好的未来大踏步前进。
        重视教育、崇尚文化是孤山村的优良传统。民国初年,孤山村就办有小学一处。1967年又创办了联合中学。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从孤山走出去了1名研究生、27名本科生、26名中专生。其中张堂绪毕业于桂林学院,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1998年、1999年,孤山村连续两年被评为莱芜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一、烈士英名录
        张延禄 高立栋 王宪文
      二、历任村支书
        1940年-1941年
        王乐景
        1946年-1947年
        苏俊来
        1947年8月-1953年10月 王宪广
        1955年-1957年
        王丰运
        1957年1月-1967年   王宪华
        1969年10月-1971年   王宪玉
        1972年-1976年
        王宪准
        1977年-1981年6月
       张延云
        1981年6月-1983年10月 王宪准
        1984年1月-1985年5月 王逢景
        1985年8月-1986年4月 苏俊禄
        1986年4月-1987年4月 王宪祯
        1987年-1988年
        高立全
        1989年-1990年    高立恒
        1991年-1992年
        张延云
        1993年-
           苏俊禄
      三、历任村主任
        1942年以前
          王乐春
        1942年4月-1946年7月 苏俊庆
        1946年10月-1947年2月 王宪准
        1947年3月-1948年12月 张乐诗
        1949年1月-1951年12月 孙少虎
        1951年12月-1952年12月 苏茂义
        1953年1月-1954年7月 孙少德
        1954年8月-1958年12月 王乐丰
        1959年-1970年
         空缺
        1970年
            王宪瑞
        1971年-1972年
        孙绍德
        1973年-1979年
        王宪玉
        1980年-1981年5月   王玉孝
        1981年6月-1984年1月 高立恒
        1984年1月-1990年1月 王宪祯
        1991年1月-1992年1月 王玉孝
        1993年1月-2001年1月 王宪祯
        2002年1月-
          苏俊禄
      四、副县级及其以上干部
        王玉仁 任驻港部队参谋长(军级)
        王乐重 野县副县长
        张堂绪 泰安地区社队企业局副局长
        冯美玲 任莱芜市民政局副局长
        苏明振 任莱芜石油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五、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魏丕华 莱芜十七中高级教师
        王海之 中学高级教师,市教育局
        王宪国 中学高级教师,市教育局
      原来只能种植地瓜、玉米、小麦的土地,现存90%种植了生姜、大蒜等高值经济作物。
      
    孤山村与以下地名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