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

资讯中心

旅游景点

快递网点

地名查询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

更新时间:2022-04-27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介绍,内容包括佗城镇历史沿革、城市发展、行政代码、长途区号等信息。
地名:佗城镇 隶属:龙川县
行政代码:441622103 代码前6位:441622
长途区号:0762 邮政编码:517000
车牌号码:粤P 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4.32万人 人口密度:198人/km2
辖区面积:218平方公里
  佗城镇位于龙川县最南端,至今有2221年的历史,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来是龙川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重镇。全镇总面积218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43218人。2006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6亿元。城历史悠久,古迹颇多。该镇农业主要以发展“水产、水果、蔬菜”三大支柱产业为主。自然资源较丰富,同时该也拥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佗城镇近几年,佗城镇委积极实施“工业立镇、旅游旺镇、农业稳镇、科教兴镇”发展战略,“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6亿元,工业总产值8124万元,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376元。
  -
  历史
    佗城历史悠久,古迹颇多,现存赵佗故居、越王庙、越王井、考棚、正相塔、孔庙、姓氏祠堂、坑子里文化遗址等历史文物,境内风景优美,旅游景点多,“龙川八景”中有五景在佗城,特别是孔庙(龙川学宫)修缮开放以及合溪温泉服务区建成以来,佗城旅游业不断发展,第三产业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佗城农业主要以发展“水产、水果、蔬菜”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特别是镇内龙眼种植已成规模,种植面积达8144亩,被称为“龙眼之乡”。
  -
  资源
    佗城自然资源较丰富,主要有土地、森林、水力、矿泉(含地热)等四类。有土地资源26万亩,可耕地2千万亩;有林地23万亩,植物品种1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71.8%;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180千瓦;矿产资源有石灰石、煤矿、钨矿、铁钴矿、稀土矿、陶土、大理石、朱砂石、水晶石、莹矿石、麻石等10余种,量多且质优。合溪温泉,闻名遐迩。各村盛产粮糖、油作物及水产品、畜禽、果、茶、蔬菜、竹木等。
  -
  文物
    佗城,原名叫龙川故城、尉佗城、龙川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龙川县建制,第一县令赵佗设县治于此筑土砖城。自秦汉以后,佗城向为粤东重镇,为历代县治所。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后,-广东省政府部分机关曾一度搬迁于此办公。至1949年5月16日龙川解放之前,佗城一直是龙川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为历史悠久,古城人文荟萃,古迹文物众多,底蕴十分丰厚。现存有百家祠堂39个,姓氏统计有179个。现已确认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坑子里遗址、正相塔),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学宫、大成殿、越王井、越王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1991年,佗城为广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全省12座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之一。
  
  萧殷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新渡村竹园里。建于清代,原建筑已改建,现仅存右横屋后一角楼(3层)。面宽5.5米,深5.5米,占地面积25平方米。灰沙夯筑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青砖地面。角楼高三层,约12米。木楼棚、木楼梯。角楼每面对外都设有圆形或葫芦形枪眼。萧殷(1915-1983),原名郑……
  
  龙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龙川县佗城镇三印村上印寨。1928年春,龙川县早期0人、广州“农讲所”第二届学员、四甲青年黄克,在参加广州起义后奉广东省委之命回乡坚持革命斗争。黄克回到龙川后,改选了龙川特支,任龙川特支书记。2月初,黄克在四甲上印寨组织召开附近乡农会、县农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代表大会,成立龙川县……
  
  萧殷(1915~1983年),原名郑文生,龙川县佗城人。少孤家贫,初中毕业后在佗城小学任教,并从事业余写作。在短短几年中,以肖英、何远、黎政等笔名发表短篇小说30余篇。民国25年(1936年)弃教往广州就读艺术学校,参加“广州艺术协会”,发表多篇杂文,投入抗日-。抗战军兴,加入共产党领导的“上海防护……
  
  黄克(1905~1928年),字新发,别号新强,龙川县佗城镇四甲村人。1922年投身革命,从事青年运动。1924年被选送到广州农-动讲习所,参加第二期学员学习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国民党中央农民特派员,在东江、北江从事工农运动。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受命回家乡改组中共龙川特……
佗城镇与以下地名面积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