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

资讯中心

旅游景点

快递网点

地名查询

福建龙岩武平县大禾乡

更新时间:2022-04-27

福建龙岩武平县大禾乡介绍,内容包括大禾乡人口数量、旅游景点、地理位置、车牌号码查询。
地名:大禾乡 隶属:武平县
行政代码:350824210 代码前6位:350824
长途区号:0597 邮政编码:364000
车牌号码:闽F 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188.07平方公里
简介
大沛村   大禾乡大沛村位于武平县北部,是梁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北片,海拔46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绿色氧吧、天然避……[详细]
山头村   武平县大禾乡山头村位于龙岩市武平县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7.5公里,海拔74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天然……[详细]
坪坑村   坪坑村座落于武北边区,与江西省会昌县永隆乡、长汀县红山乡相邻,属二省三县交界处得一个边远山村,由七个自然村组成,十五个村民小组,1748人。村部约占人口……[详细]
帽布村   大禾乡帽布村坐落在武平北部山区,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2公里,毗邻江西会昌、永隆两乡。全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0800余亩,耕地面积1260亩,全……[详细]
贤坑村   贤坑村地处先西北部,距县城50多公里,距乡政府15公里,所辖9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全村230户,人口1030人,其中贫困户32户138人,人均年收入……[详细]
上湖村   上湖村地处武平县北部山区,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6548余亩、耕地面积1255亩。村部离县城45公里,离大禾乡政府16公里,平均海拔600多……[详细]
上梧村   上梧村地处大禾乡西南部,距大禾乡政府10公里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耕地面积605亩,山林620亩。我村由6 个……[详细]
邓坑村   邓坑村是由邓坑村本部、冷水、洞里、蕉坑、百丈礤等五个自然村组成,共有429户,13个村民小组,1998人,党员52人,山林面积2.7万亩,耕地面积221……[详细]
龙坑村   龙坑村位于大禾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6.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9个自然村,总人口人1157人,林地面积4998亩,耕地面积1051 亩,穿村溪河有1……[详细]
源头村   源头村位于大禾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是我乡与桃溪镇、永平乡交界的边远山村。全村土地面积2.05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800多亩。下辖10个村……[详细]
湘村村   湘村村位于大禾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2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共403户2050人,现有耕地面积1496亩,拥有林地面积……[详细]
大礤村   武平县大禾乡大礤村位于龙岩市武平县东北区,是梁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北片,海拔46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阳光充沛,雨量充足,被称为“绿……[详细]
大禾村   一、村情概况 大禾乡大禾村位于武平县北部,距离县城58千米。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639户人家,总人口3134人,党员79人。全村姓氏以姓蓝为主……[详细]
  大禾乡位于武平县西北部桃溪河上游河谷盆地,东经116°06′,北纬25°24′。西与江西省会昌县的洞头、永隆两乡相连,北与长汀县红山乡相连,东邻桃溪镇,南接永平乡,是二省三县五乡的结合部。距县城58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188.07平方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2660元。粮食总产量8199吨。人均产粮482公斤。农作物总播种面 积38011亩,其中粮食面积23653亩,经济作物面积14358亩。肉类总产量(包括鱼类、鲜蛋)1176吨,人均占有68公斤。发放各类贷款547万元。
   辖大禾村、大礤村、湘村村、源头村、龙坑村、邓坑村、上梧村、上湖村、贤坑村、帽布村、坪坑村、山头村、大沛村共13个村,142个村民小组。
  -辖区代码
    [1]350824210:~201大禾村 ~202大礤村 ~203湘村村 ~204源头村 ~205龙坑村 ~206邓坑村 ~207上梧村 ~208上湖村 ~209贤坑村 ~210帽布村 ~211坪坑村 ~212山头村 ~213大沛村
  -历史沿革
  
  [2]  大禾,宋代属永宁乡,明时属大湘亭里。民国初属桃溪区,民国24年(1935年)隶第九区,民国29年设大禾乡。苏维埃时期属大禾区,有10个乡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建国初设第十二区,后改为大禾区。1956年4月与永平、桃澜区合并为武北区。1958年11月设东方红公社。1984年10月,撤销大禾公社,设立大禾乡。[3] 清末和民国期间,武平一方面是军阀混战和-直接组织军队对苏区进行残酷“围剿”,杀人放火,0淫掳掠,数千人被杀害,数千人无家可归,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到极大破坏。另一方面境内地方势力割据,县东有石启三,县南有钟绍葵、钟勇,县西有王乃文、潘顺荣,县北有潘美庆、蓝启观和吴增华。这些人在-政府的纵容支持下,打着“维持治安”旗号,各霸一方,亦兵亦匪,强收捐税,抢劫掳掠,纵赌营娼,无所不为,闹得地方秩序混乱,人心惶惶,群众无法安居乐业。
  “潘美庆、蓝启观和吴增华”就是我们武北的土匪头头,在打潘美庆的时候,0用了一个班的人,结果全在大禾乡坪坑村牺牲了。黄良将军也是在大禾被蓝启观暗杀的。现为县保护对象。
  1935年4月前后,福建省原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福建军区领导机关和直属红19团、20团以及后方机构和地方武装组成的红军游击队,为掩护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在长汀县和武平县交界的归龙山地区转战,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在数十倍-军队的围追堵截下,原福建省党政军机关和直属部队多次突围失败。1935年4月10日,在长汀县濯田乡龙归寨村整编后准备分路突围的福建军区红军游击队,转移来到武平县大禾乡上湖村,在村中进行整顿休息时遭到-军第83师一部和钟绍奎保安团的重兵伏击。红军游击队指战员们拼死突围,由于弹尽粮绝,孤军无援,原福建省省委-兼福建军区政委万永诚、福建军区司令员龙腾云、福建军区纵队司令员吴楚云及大部分红军指战员近百人壮烈牺牲。
  福建军区红军烈士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迟滞了大批进攻主力红军的-军,身陷绝地殒身上湖村,虽死犹生、虽败犹荣,子孙后世何敢或忘!
  长风浩荡,星汉垂泪。七十多年的冰霜雪冻、凄风苦雨,早已淡漠了血色的记忆,这些孤寂的忠魂烈骨化作沉默的山脉,胼手胝足痴情护卫着脚下的这方土地。当地村民年年岁岁祭奠先烈,早已把烈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代代相传缅怀不忘。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邓坑桥位于武平县大禾乡邓坑村,是座单孔石拱风雨桥,长27米,宽5.2米,拱跨9.5米,有桥屋9间。从桥东面数起,第二间到第八间栋梁上均用墨汁写着“皇清乾隆乙未岁孟冬月鼎建……”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武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禾乡与以下地名面积相近: